完满教育

学院风采

 合川校区 
 綦江校区 
 
学院风采  
乐道拾遗,匠心筑砚——智能工程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八)
2024-07-10 22:28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点击: )

匠人将千年时间雕刻进峡砚,只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到世界的每一方土地,激活流淌在人们骨子里的文化底蕴与美学精髓。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2024年7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的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过去的七天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了解非遗、走进峡砚、收获成长,追寻指尖上的“非遗”,寻一方珍宝,留下属于他们的专属记忆。

(图为“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合影)

7月1日,实践团成员迈入文峰古街,面向古街百姓热情地开展调研,了解其对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亦向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及游客介绍了合川峡砚及其他非遗文化。通过当天的调研让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文峰古街市民及游客对合川区非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认知情况,意识到了非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紧迫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面向文峰古街市民及游客展开调研)

7月2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文峰古街的峡砚博物馆,观赏峡砚艺术品,并访谈合川峡砚传承人易宗成老师。易老师认为,要想传承峡砚艺术,需要结合时代节奏,在生活中提取新颖的题材,须有创意,合川峡砚才能有出路。

(图为合川峡砚传承人易宗成老师带领实践团参观博物馆)

为揭开合川峡砚来源的神秘面纱,实践团成员亦跟随合川峡砚传承人王卫国老师的步伐,来到嘉陵江沥鼻峡一段的江边,走过泥路,爬上险山,进入洞穴,到达合川峡砚早期取石地之一。五十年如一日,矫健的上下山身姿并非数日练成,对合川峡砚的坚守与传承也并非数年之行,王卫国老师用坚定的眼神、诚挚的语言、宽厚的背影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述着自己传承合川峡砚的故事,虽无一语,但却满是情谊。

(图为合川峡砚传承人王卫国老师与实践团相伴)

7月3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拜访了李祖元、谭郡府、谭敬云、杨世宏和张礼雄五位合川峡砚传承人,深入了解合川峡砚、助力合川峡砚走进市民生活。传承人们在访谈中都表达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将峡砚艺术传授给真正有兴趣并具备良好品质的学生。合川峡砚传承人们都将峡砚制作融入了日常生活,为的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也是出于生计需要。此外,每位传承人都展示了对工艺的深厚情感与非凡执着,如谭郡府老师强调制作峡砚的艰辛、王卫国老师满意坚守峡砚的付出、谭敬云老师感概兴趣动机的重要,以及张礼雄老师的“石头哲学”等。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亦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对工匠精神的诠释,感受到了一颗颗诚挚的传承之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合川峡砚传承人们)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跟随张礼雄老师的步伐,抵达合川区沥鼻峡砚石工艺厂,与合川峡砚传承人张礼雄、杨世宏、谭郡府、李祖元四位老师一起,体验雕刻峡砚的传统技艺。在工艺厂(或称传习场),实践团成员手持刻刀,与石头对话,感受峡砚、感受历史。在学习峡砚雕刻技艺的同时,亦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合川峡砚雕刻过程)

7月4日,实践团成员在重庆移通学院松格党员活动室集结,共同查阅国家级、省级文房四宝宣传方式的相关资料,意在通过对比的方法,思考合川峡砚可行的宣传推广方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松格党员活动室查阅资料)

7月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文峰古街白塔下,举办了一场旨在宣扬合川峡砚文化的公益体验活动——“峡砚体验市集”。“砚学争霸”、“明晰辨砚”、“峡砚墨舞”三大体验摊位的设立,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参与。而合川峡砚传承人张礼雄、谭郡府、李祖元老师的到场及支持,更加增添了活动现场的文化底蕴。在一挥一笔、一问一答、一指一认后,前来体验的市民及游客对于合川峡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图为‘峡砚体验市集’活动现场)

7月6日傍晚,实践团成员集结于重庆移通学院行者公园草坪上,在完满教育的滋养下肆意奔跑、恣意成长,放飞一支支承载着对合川峡砚美好祝福的风筝。草坪上,天空下,欢声笑语的背后,亦是实践团成员对活动即将结束、朋友即将暂别的不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行者公园草坪上肆意奔跑)

7月7日,实践团成员齐聚重庆移通学院花果书院空白影音室,召开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大会。大会上,实践团成员共同回忆过去七天的点点滴滴,并留下美好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共聚鱼城书院)

本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暂,但遇见的每一位合川峡砚传承人流动着的传承热血,都深深地涌进了每一位实践团成员的心里,带来莫名的温暖与感动。通过本次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成员以点入面,以合川峡砚这一传统技艺为落脚点,深刻体会到了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非遗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的根和魂。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天空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实践途中)

在2024年的夏天,遇见非遗、遇见你。“我们将继续行走在探访非遗传承精神之路的康庄大道上……”实践团成员如是说道。


撰稿:郑凯文、杨蝶、罗明亿、黄一

摄图:罗明亿、方港利

指导老师:方港利、黄一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