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志愿社区

 合川校区 
 綦江校区 
 
志愿社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志愿服务 | 合川校区 | 志愿社区 | 正文
 
【三下乡|合】“青聚双凤 通力前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六天——传承红色风 振兴乡村梦
2024-07-08 22:23     (点击: )

为进一步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弘扬红色文化,以红色精神铸魂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征程。2024年7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聚双凤 通力前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于诚湘康养院会议室召开“学习红色故事 共建振兴新局面”主题分享会,旨在将这段不朽的历史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此次会议特邀请:段贤能、汪重民、余中华三位原抗美援朝战士进行分享。

段贤能于1950年参军,曾在 12 军 31 师 宣传队服役。1951年投身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历经五次战役,并参与阻击战。“即使子弹已经穿过我的腿,可我们依旧不停往前冲”,这是他对当年战争岁月的深情诉说,眼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就在昨日。同时,这位老兵也是时代变革的见证者,他提到现如今乡村已今非昔比,发展形势大好,道路平坦、房屋崭新,乡村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升。段贤能老兵的经历和见解,为我们展现了时代的发展轨迹,也为当下的青年和乡村发展带来了启迪与鼓励。

余中华于1949年参军,曾在12军随校卫生科工作。“在那个战争年代,我还是学生,从前线转运下来的伤员断胳膊断腿,一列车接着一列车被拉回来,我就跟着出去转运伤员,从凤凰城医院一路转到沈阳。生活条件艰苦,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九点钟吃一顿,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但从未有人有过怨言。”余中华老同志的这番描述,仿佛让我们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有战场上的敌人,还有生活中的重重困难。然而,他们从未退缩,从未放弃。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英雄,何为真正的爱国情怀。

汪重民于1950年考入西南军政大学,后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退役后回到合川建设家乡,曾担任过党委办公室主任、支部书记等职位。谈到乡村振兴,汪老提到,“乡村的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理应更多地深入基层,学习乡土文化,积攒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他们还需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乡村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繁茂生长。”他希望青年人能够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乡村的昌盛繁荣贡献力量,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磨砺自身,实现个人价值。

随后,成员们为老兵们带来了文艺汇演,当《映山红》的旋律轻轻响起,老兵们和成员们的声音相互融合,现场氛围温馨且庄重,使人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深远。老兵们眼含热泪,仿佛重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而成员们则通过他们的表演,向老兵们传递出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未来,“青聚双凤 通力前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将持续挖掘、整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断筑牢乡村红色文化根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效能,让红色精神化作推动乡村振兴强大动力。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新时代红色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全面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乐章。




供稿:包丽芳

供图:黄 凯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关闭窗口